欢迎您来到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公共服务网! 个人登录 个人注册 | 单位登录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政务 > 行业信息
“稳就业”如何发力?
编辑来源: 朱琳 时间: 2024-03-13 浏览: 18837人次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并制定“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等主要预期目标。

对于今年就业形势怎么看?如何稳就业?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和专家表示,对保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有信心、有底气,但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稳就业还需付出更多努力。代表委员建议,可从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拓展就业新增长点、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稳就业促增收。

“1200万人以上”凸显力度决心

谈及就业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日前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今年将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而去年是“1200万人左右”。这一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做好就业工作的力度、决心和鲜明的政策导向。

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就业局势持续改善,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实现了预期目标,为增进民生福祉、稳定社会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今年的情况看,就业市场开局良好,企业开工复产、农民工返岗流动平稳有序,求职招聘活跃度上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做好就业工作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对保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有信心、有底气。与此同时,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稳就业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从就业结构来看,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宁夏区委会主委王春秀认为,“招工难”“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仍存在供需匹配不均衡问题。“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明显,但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需求较弱,叠加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市场需求持续波动,稳就业的任务更为艰巨。”王春秀委员说。

供需两端发力促青年就业

就业工作怎么干?今年计划报告提出“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施好促进青年就业三年行动”等举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高等教育供需匹配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计划报告提出,“加快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促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实际需求更加匹配”。

“高校要在深化产学研融合的基础上,推动产学研与就业的协调联动,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王春秀委员说,要将课堂搬到企业,将企业专家请进校园,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推动用人单位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培养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从根本上促进青年就业。

促进青年就业,一方面要从就业市场供给端入手,另一方面也要从需求端入手,开辟吸纳就业尤其是青年就业的新空间。

“乡村振兴、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新兴产业发展等正在成为就业新增长点,将为青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是拓展青年就业渠道的新途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

全国人大代表、华阳集团(山西)纤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也认为,新材料等新产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将为就业提供更多吸纳空间。

王晓萍表示,今年将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新的增长点。

撑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伞”

当前,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经济形态快速发展,催生出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发挥出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如何加强配套政策建设、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2022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正式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取得积极成效,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权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平洋保险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表示,不过目前仍存在不同地区之间政策尚不平衡、不同平台企业之间保障尚不平衡的问题,应加快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面。

对此,周燕芳代表建议,出台关于做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的基本原则、筹资机制、保障内容、承办方式、监督管理、工作要求等。

李孝轩委员说,下一步,应坚持推动经济转型和就业转型相互促进,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完善劳动标准,理清劳动关系,支持规范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张莫 陈涵旸 杨稳玺 李紫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