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公共服务网! 个人登录 个人注册 | 单位登录 联系我们 |
【新时代“枫桥经验”河南实践】济源市人民法院:以“清源”破题 全面提升解纷成效
编辑来源: 朱琳 时间: 2024-03-05 浏览: 12941人次

济源市人民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以“清源”破题 全面提升解纷成效

“年均受理诉讼案件超1.3万件”“法官人均办案超430件”……作为愚公故里唯一一家基层法院,济源市人民法院曾经饱受“案多人少”矛盾困扰,法官长期肩负巨大办案压力的同时,群众的诉讼体验也难以有效提升。

2022年以来,济源市人民法院以“清源”破题,紧紧依托府院联动机制,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办好案”更要“解好纷”理念,创设“济事清源”调解中心,创新执行“110”工作机制,主动将法院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案件量持续增长的态势得到扭转,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幅度全省最高,执行质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当地群众诉讼体验更加优质、诉前调解效力更有保障、胜诉权益得以更快兑现,司法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注重实质解纷,诉讼体验更加优良

“姚某他们三人事前串通,为了赖账签订的房屋抵账协议,应当是无效的!”2023年上半年,一起排除妨害民事纠纷在济源市人民法院玉泉法庭开庭审理,各方当事人情绪对立、剑拔弩张。承办法官王素娟在开庭过程中了解到,当事人之间还有多起关联纠纷未得到解决,此案共有1名原告、3名被告,原告与被告之间、各被告之间均有借贷纠纷。围绕2笔借款与1处房产,各方当事人之间先后衍生了三起民事纠纷和一起执行案件。

“对于法官而言,这起纠纷事实清楚,很好判决,但双方当事人的关联纠纷如果搁置不理,就会引发后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案子办理的效果不好”。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解纷,王素娟在庭审后多次约见当事人及代理人,分别就情、理、法、利与各方进行反复沟通。最终,经过耐心调解,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三起民事纠纷及一起执行案件得以一次性化解。

这起涉及多人、环环相扣的系列纠纷之所以能够快速化解,其内在动因是法院办案理念和考核导向的转变,即由“案件办理质效好不好”转向“纠纷处理的效果好不好”。

济源市人民法院聚焦实质解纷的工作要求,持续培育系统化、关联性审判思维,引导法官在裁判案件时,将“是否可能引发后续纠纷”和“是否便于执行”纳入考量,抓好判前释明和判后答疑工作,持续加大案件调解力度,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2023年全年,济源市人民法院民事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3.37%,民事一审发改率控制在3.51%,为群众带来了“效果好、效率佳”的诉讼体验。

府院深层联动,诉前调解更有保障

“服务水平没提高,物业费倒是涨了,我们不同意!”2023年5月,派驻在济源市人民法院“济事清源”调解中心的人民调解员张正常,因为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走进某小区进行调查时,听到了不少业主类似的吐槽。

2023年起,该小区物业公司单方面上涨了物业费收费标准,引发了小区921户业主群体抵制。

作为全国首个产城融合示范区、全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济源经济发展活跃、城市化率高,多发频发的物业纠纷诉讼成为济源城市居民的新困扰。

“物业合同纠纷案情简单但处置起来复杂,单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很难解决好,如果对一起案件草率判决,后续可能引发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近千起批量诉讼。”谈起办案体会,济源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杨劲草的经验是:“必须依靠地方党委力量,发挥基层组织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把法院、社区和人民调解员的力量有机整合起来”。

为实质性化解纠纷,指导法官、调解员全面汇总分析了案件情况,并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及时通报示范区综治中心。在综治中心的大力协调下,法官、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调解团队分工协作,在两周的时间内与业主和物业公司进行多轮调解,最终促使物业公司与业主就收费标准达成调解协议。协议中明确约定,该收费标准适用全体业主。广大业主关心的收费标准这一核心问题得到示范解决,实现了“一案解千结”的良好效果。

立足探索符合济源实际的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路径,济源市人民法院于2022年12月底成立“济事清源”调解中心,将物业纠纷、民间借贷、邻里纠纷等群众身边多发频发的简单案件,从耗时费力的诉讼程序中解脱出来,导入诉前调解实现高效实质化解。

“不收费、不结怨、有保障,这是法院指导下的诉前调解工作的优势,也是府院深层联动作用发挥后群众应当享受到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改革红利”。济源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史军峰介绍,“济事清源”调解中心成立伊始,党组便对调解中心“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的使命和司法为民属性进行了明确清晰的定位。

该中心成立以来,累计接收委派案件10038件,调解成功5837件,成功率达58.14%,大量类案批案在诉前得到妥善化解。

济源市人民法院以“济事清源”调解中心为平台,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大格局,推动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的工作经验,被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信息采编,并被纳入省高院、省司法厅联合召开的全省调解工作会议书面交流材料。

简单类案的批量化解只是第一步,济源市人民法院在示范区党工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推动“济事清源”调解中心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服务全区的“矛盾集散中心”“诉调对接中心”“预警指挥中心”和“普法宣教中心”,进一步凝聚多元解纷合力,激发部门联动效能,构建起中心总览、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真正成为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执行“110”机制创新,胜诉权益更快兑现 

“是执行110吗,我在洗浴中心看见被执行人王某了……”前不久,晚上10点左右,一名群众根据微信发布的悬赏执行公告,向济源市人民法院执行“110”热线打来电话举报。值班干警闻警即动,接警5分钟内迅速出警,将长期在外躲避执行的被执行人王某传唤到法院。

案件判决并不意味矛盾纠纷完全化解,关键还要看胜诉方权益能否实现,执行工作就是让胜诉方的“纸面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近年来,济源市人民法院年均受理执行案件1万件左右,执行案件体量较大,涉及被执行人较多,且大多存在隐匿财产、躲避执行的行为,这给高效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带来很大障碍。

为破解该难题,2022年7月,济源市人民法院联合公安部门建立“执行110”工作机制,组建值班团队24小时全天候执勤,并对值班干警工作职责、接警处警、工作规范、值班登记、首接责任等进行细化规定,实现逢警必出、闻警即动、出警必果。机制建立以来,“执行110”累计出警1630余次,司法拘留1660人次,促使1283件案件执行完毕或达成和解,有效提升了执行的速度、精度和力度。

在“执行110”带动下,济源市人民法院始终保持打击拒执高压态势,全院执行工作稳步提升。2023年以来,执行结案9157件,实际执行到位4.51亿元,实际执结率、实际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等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执行110”工作机制被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国法院推广。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法院+公安’失信被执行人共享信息库建设,届时,申请执行人、社会知情人发现被执行人行踪或财产线索时,不仅可以通过法院举报,还可以向辖区派出所报警,打击拒执行为将更加及时、更具震慑。”该院分管执行工作的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辉鹏表示,将进一步擦亮济源市人民法院“执行110”品牌,调动公安执法力量与社会群众参与执行的积极性,推动形成社会化执行大格局,帮助当事人早日足额兑付胜诉权益。

供稿:济源示范区党工委政法委


【打印本页】